查看原文
其他

陶傑【663】與時俱進的難題、沒有個性的主角

香港名嘴 2022-10-12

閱讀往期:陶傑【662】白色的烏鴉


(與時俱進的難題)


英美合拍的電視劇「皇冠」塑造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,表現其堅定、平靜但沉悶的性格特點,才是合格君主的要求。一面致力保持皇室穩定的制度,但隨着時代改變,到底對於甚麼事應該與時俱進,而不必堅持到底?這便聚焦在未來的國王,女皇的長子查理斯王子身上。


查理斯的角色寫得十分好,首先查理斯的性格細膩敏感,並不像父親般剛強硬朗,加上生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也不像父母般經歷過戰爭的洗禮。對查理斯而言,女皇的克製冷靜,更像是冷酷無情,他反而更認同具有浪漫主義色彩,個人風格強烈的愛德華八世,以及瑪嘉烈公主。這是很明顯的世代之別。事實上,女皇並不抗拒兒子的觀點,在愛情的選擇上,她認為應該讓查理斯自主自由選擇,對於未來皇后的要求,也不必像過去那樣死守,最重要的是讓有情人終成眷屬,真愛的伴侶是強大的支持和依靠,對於敏感羞澀的查理斯,有百利而無一害。


而反對愛情自由,在溫莎皇室的歷史上,已經造成了不幸,「吸收歷史教訓」,對於查理斯的婚姻,應該跟隨時代浪潮而行:開放、 寬容、尊重他的自主權。可惜,因為當時皇室地位岌岌可危,皇室中還有其他重要成員認為「不可以破壞規矩」,偏偏在這件事情上棒打鴛鴦。結果如何,全世界有目共睹。皇室沒有實權,但因為僵化的思維,不近人情的制度,也足以釀成不幸—而以戴安娜皇妃的事件而言,堪稱災難。該如何判斷和決定,尤其發人深省。皇室代表最保守的勢力,君主不能行差踏錯,個性鮮明,特立獨行之輩,不及沒有個人色彩,循規蹈矩,守護制度的人選。但是時代前進,國民的要求和期望和過去不一樣,曾經的禁忌,道德標準,人生價值觀都會改變,這才是判斷「傳統」是否需要與時俱進的標準。



(沒有個性的主角)


Netflix的電視劇《皇冠》推出第三季,時代背景到了六七十年代,英國國力節節衰退:統治階層甚至被蘇聯間諜滲透,財政危機加劇,必須求助美國援助,礦工大罷工,到處停電,連白金漢宮也不能例外。在歷史的跌宕起伏之中,甚麼必須維持不變,甚麼必須與時俱進,是非常有哲學意義以及考驗政治智慧的大問題。


譬如女皇的妹妹瑪嘉烈公主,生性十分狂放,好出風頭,虛榮浮華,與女皇的性格截然相反,在英鎊危機的時候,瑪嘉烈公主不辱使命,以自己的「獨特風格」,贏得美國總統詹森的好感,堪稱「為國立功」。


但是,一次成功,不足以說服其他人增強對她的信心,讓她承擔更多公職,因為皇室的存在,需要的是穩定、恒常、平靜,而不是光彩奪目,熠熠生輝——後者永遠是偶然爆發的花火,不可能保持穩定。


編劇以女皇為化身,向觀眾解釋,君主立憲的意義何在,為何需要皇室這樣的象徵,以及皇室的權利和義務何在。尤其是在工黨的威爾遜上台時,要求廢除皇室的呼聲大振,到底可以憑甚麼說服國民,認同皇室在現代社會的存在感。


其中一個理由,是藉美國總統詹森之口,幕後的君主,可以用其擁有的聲望,幫幕前的政府出手解決問題,甚至是外交難題:譬如女皇可以邀請美國總統作客,憑私人交情從中斡旋,省卻正式外交場面的尷尬。 


女皇在劇中,以及在現實中,不但是維繫家族,也是維繫王國聯合的核心所在,女皇的身份和性格,註定了她幾乎沒有個人色彩的形象。如何表現一個接近隱藏,缺乏個性的主角,是戲劇要素的大忌,恰恰成了這齣劇引人入勝,與別不同之處。


所有專頁


陶傑】【毓民】【倪匡

蔡瀾】【黃霑】【金庸

李小龍

林敏聰】【黃子華】【李思捷

吳君如】【周星馳】【黃秋生

粵語】【音樂】【電影

足球汽車】【智庫

超級工廠】【香港書展】【香港故事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